雨花融媒體中心9月6日訊(來源:新湖南)今年以來,長沙市委、市政府全面部署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年、營商環境優化年!皟蓚年”到底怎么走,各地都在探索。
各種宏觀決策,最后的落腳點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每一個成長于斯的企業如沐春風。
“兩個年”落實得怎么樣,企業最有發言權。在長沙市雨花經濟開發區,有這么一個企業家——張德富,35年堅守只為對品質的精益求精。他創辦的虹德精工機械有限公司,從2007年落戶雨花經開區到如今,企業的活力不斷釋放,潛力不斷挖掘,動力不斷增強。
如何更好地實現自身與區域發展高質推進?我們走進虹德精工機械有限公司,感受其澎湃的力量和永葆的初心。
一個人展示了一種追求

(追求極致、求精、務實的工匠精神在這里得到體現。圖為員工在鉆床鉆孔。)
個子瘦小,語氣平穩,說話嚴謹,這是我們在虹德精工機械有限公司辦公室,見到董事長張德富的第一印象。
從1984年辭職創業,到如今在雨花經開區扎根,張德富圍著齒輪、軸承等零部件整整“轉”了35年。
確保產品質量精益求精,這是張德富35年來恪守的信條。梳理他的創業之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企業家對工藝的孜孜追求。
1984年,張德富在親朋好友處借來3本存折,東拼西湊了1300元錢,買了個車床。一間茅草棚,左邊放置床鋪,右邊擺著車床,張德富開始了創業之旅。
沒有場地,缺乏資金,難覓客戶,起步維艱。只要有空,張德富就會騎著一部嘎嘎作響的摩托車去舊貨市場“淘貨”。有一次,看到舊貨店有一把哈爾濱量具刃具廠生產的專用滾刀,在他這個行家的眼里至少要值1000元錢。為更好地還價,張德富扮成鄉里木匠,與店員討價還價。最后,硬是被他以低價買到手。
不停跑舊貨市場,張德富淘到了不少國營大廠處理出來的量具、刃具、刀具,充實了他的工具“倉庫”。
為了攬業務,他經常到附近汽車配件廠找零活。有次偶然的機會,張德富得知這家汽車配件廠接到了省汽車公司一大批汽車轉向節軸承的加工業務,但拿出的產品60%是廢品。
v張德富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在眼里,覺得以他多年的“土方法”經驗,能另辟蹊徑地解決難題。于是,回到家,畫草圖、做實驗,利用手頭的全部工具設備,帶著徒弟忙活了3天,拿出了一整套高精度的軸承座。拿到樣品后,配件廠廠長將信將疑,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讓張德富試制。
張德富鉚足了勁,24小時連軸轉,拿出的首批樣品質量100%合格,并使效率提高了2倍、成本降低了三成。就這樣,張德富賺到了第一桶金。
“質量是生命!边@是張德富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介紹,齒輪是非常精密的機械部件,尺寸精度以毫米的千分之一微米級別測量!褒X輪運用在航空發動機、火箭螺旋儀上,看似不起眼,實則關系整個設備安全。如此重要,如何不叫我們重視,如何不叫我們嚴謹細致?”
——這兩個“如何不”,從側面印證出張德富的初心。
初心照亮前途。2007年,張德富帶領團隊來到雨花經開區,創辦了虹德精工機械有限公司。這一次,工廠培植了車、磨、刨、銑、鏜床生產線及專用銑齒機、磨齒機、數控加工中心。
隨后,憑借實力和行業口碑,公司與中國中車、中聯重科、長纜科技、華恒機器人、長沙重型機械廠等數十家大型機械制造和加工企業開展合作,產品甚至漂洋過海,行銷墨西哥、巴西、古巴、馬來西亞等國家。
在創造出經濟效益后,張德富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勸他轉型,投身金融業。張德富一口回絕:“我一輩子都與機械打交道,向社會貢獻實實在在的優質產品。這是我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
一群人濃縮了一種氛圍

(師徒制在這里傳承和發展,車間里經?吹綆煾祹е鴰酌降茏龉。)
“如果你想走得快,就一個人走;如果你想走得遠,就一群人走!边@句格言,詮釋出團隊的重要性。
要品質,需人才;要創新,需人才。尤其是對工程機械產業來說,一個硬幣大小的齒輪,關乎整個大型設備的運行。
上個世紀90年代,我省工程機械產業起步,人才缺乏是面臨的最大困擾。
“師傅帶徒弟”,這是很多行當留下的傳統,這也是張德富樸素的人才培養方式。
35年來,張德富帶過的徒弟超過千名!鞍淹降墚斪约旱淖优!睆埖赂皇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白天,在車間對照著設備,手把手地傳授如何看圖紙、如何實操;晚上,與徒弟挑著燈,閱讀機械方面的書籍。收獲到新的知識,與徒弟分享;徒弟遇到疑惑,當場提出得到解答。
張德富的徒弟遵循著師傅一些不成文規定:不準打牌、不準抽煙;學徒之間要相互督促、互相學習,提高技藝。
在這樣的要求下,比技藝、比經驗,抓學習、抓質量的工作機制日益形成。
1986年跟隨張德富學徒的周偉強,已從青蔥少年變得胡須花白!皫煾到洺ξ覀冋f,工程機械這個行業,需要的是嚴謹、細致,容不得馬虎、容不得一知半解。對徒弟的嚴格是對產品負責,對客戶負責,對行業負責!睆埖赂坏膰栏駠乐,給周偉強留下深刻印象。
像周偉強一樣待了二三十年的員工,廠里至少還有5名。周偉強也從最初的“小周”變成了“大師兄”,見證著團隊從家庭作坊—小工廠—現代企業的蛻變。
不少工人在這里追逐實現了夢想。早期招聘進廠的工人,文化程度不高,張德富出錢提供津貼,鼓勵他們報考職;蛘邔W院。不少工人在這里考取了文憑、收獲了經驗。
也有不少的年輕人成長成才。在一次箱體零部件的業務中,由于客戶對壁厚的精細度要求很高,很多企業不敢接受這筆業務。二十出頭的蔡軍贊,毛遂自薦去完成,一個星期后, 憑借對設備操作的流暢和積累的經驗,蔡軍贊把壁厚控制在2個“絲”以內(1個“絲”等于 0.01 毫米),客戶大為稱贊不已;從湖南電大畢業的學生劉揚,在工廠工作一年左右,繼續前往廣東深造,后又重新選擇虹德精工機械繼續奔跑。劉揚說:“這里學習氛圍好,過得充實!
如今的虹德精工機械,已完成了現代企業的轉型。但師徒制的傳統還在延續,車間里,隨處可見頭發花白的老工人身邊圍著幾個年輕員工。
為鼓勵技術創新,虹德精工機械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的10%投入研發領域,并通過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采取引進和培養相結合,以老帶新、項目鍛煉培育人才。
追求極致、求精、務實的“工匠”氛圍,不斷在這里濃厚、發酵、升華!
一個企業彰顯了一種活力

(精工亭,既是員工娛樂休閑處,也是員工學習的“加油站”。)
從一個企業對工匠精神的堅守,我們可以感受一個區域發展的溫度和速度。
2007年虹德精工機械落戶雨花經濟開發區伊始,企業文化就與園區高質、精細的發展理念和追求不謀而合。
這種內核價值外化在環境上。
走進虹德精工機械有限公司,一座“精工亭”矗立其中,“工夫湛湛品尚心雄,精氣搏搏地靈人杰”,工友們在此學習和休憩;走進車間,寫著“安全、素養、質量”的藍色標語貼在醒目位置,這既是流程的規范,也是潛移默化的信念。不遠處,精工研究院正在規劃中,未來,精工將與國內高等院校構建長期產學研合作關系。
這種內核價值也蘊含于服務中。
企業引進易、培育難;贏得一時稱贊易,與企業長期交心難。12年溫馨服務,12年情義相交,足以證明一個區域的魅力。張德富說:“選擇雨花、扎根雨花,有著多種因素考慮。但最根本的,還是雨花區貼心的服務和透明的政務環境!
張德富記得,剛剛落戶雨花經開區時,大門口的道路尚未修建。在雨花區委、區政府的調度下,正大路迅速開工完成建設,極大地方便精工貨物流通。后來廠房擴建,從規劃到審批,雨花經開區一路綠燈,安排專人提供服務。
張德富拿出多張卡片,上面印著雨花經開區工作人員的姓名、電話。他介紹:“大事小事,我們都找得到專門的人來幫忙。如果一段時間沒有聯系,我們還能收到園區工作人員的短信,主動提供一些園區的政策信息!睋私,雨花經開區還積極為虹德精工的員工解決子女入學問題;多次召開現場調研會,幫解精工在科研大樓報建時遇到的政策、審批流程等系列難題。
在涉及到政策咨詢、金融、招商、黨建、政務、創投等多個方面,園區工作人員更是主動登門,詳細介紹、協助申報、精準服務!按蠖鄷r候我們只顧著埋頭搞研發,并沒有及時獲知政府政策。園區相關部門送政策上門,讓我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睆埖赂徽f。

(虹德精工機械每個月開展不少于兩次的員工培訓。圖文董事長張德富為員工上課。)
雨花經開區主要負責同志曾經在一次企業幫扶會上動情地說:“創業很難,做實體經濟也很難。尤其在企業轉型關鍵期,企業可能會遇到無數難以預料的困難。我們要做的,是理解、包容、尊重,并且要想盡一切辦法為他們排除阻力、掃清障礙,解決困難!
張德富能來、張德富的企業能在雨花經開區干得熱火朝天,這或許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尤其是今年以來,伴隨著長沙市深入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年、全面啟動營商環境優化年的建設步伐,雨花區結合長沙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調研雨花區時的指示精神,保持定力、往深里走、下足功夫,充分發揚釘釘子精神,加快實現園區的高質量發展。
更高效的政策不斷出臺:雨花經開區對涉及區直部門的21項審批事項實行全程幫代辦,基本實現園區內事園內辦、一窗辦;企業開辦手續,1個工作日即可完成,為企業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更貼近的服務不斷聚攏:雨花經開區落實“千人幫千企”活動要求,園區出臺縣級干部聯點企業和項目工作制度,設立企業“寧靜日”“走訪日”“接待日”,點對點服務42個重大產業項目和100家重點企業。
更可觸的發展藍圖不斷繪就:隨著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提升,越來越多的大項目、好項目慕名而來。今年7月,湖南首家工業4.0創新中心在雨花經開區投入運營,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產業鏈趨于完善。隨后,雨花經開區投入1億元,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建設智慧園區。
一片匠心潤雨花——國際化的視野和本土化的產業優勢,將為長沙建設“智造之都”貢獻雨花力量。

(坐落于長沙市雨花經開區的湖南機器人產業聚集區,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產業鏈。)
(本版圖片均由長沙市雨花經濟開發區提供)
編輯 胡 芳